“越野”≠“撒野”:城市SUV轻越野能力大考验,周末露营能走多远?
别被“越野外观”骗了
现在的城市SUV,个个长得“硬汉”十足:黑色塑料轮眉、车顶行李架、偶尔还有个假进气口。但这些东西就像健身房里的拍照达人——看起来猛,真扛铁可能闪了腰。真正的硬核越野车(比如牧马人、坦克300)有:非承载式车身(带大梁)。差速锁(陷坑时能脱困)。低速四驱(放大扭矩)

你的城市SUV可能只有:
稍高的离地间隙
基本的电子限滑
多地形选择模式(旋钮一转,中控屏出现山峰画面…主要是心理安慰)
城郊碎石路 —— 轮胎和底盘比四驱更管用
去郊野公园的必经之路,往往是被大车压得坑洼的碎石路,尖锐石块藏在尘土里,最容易扎胎磕底盘。有人说 “必须买四驱才敢走”,但实测发现还真不一定。易车网的测试里,一款两驱 SUV 装了深花纹 AT 胎,胎壁够厚,过乱石阵时没被扎破,悬挂还能过滤掉大部分震动;反倒是另一台四驱车,用的普通公路胎,没开几百米就扎了钉子。这里的核心是两个 “硬指标”:轮胎和离地间隙。选车时看清楚,原厂配 AT 胎(比如 CR-V TrailSport 的越野版)或能选装 AT 胎(深蓝 G318 可选)的优先,胎纹深、抗穿刺,比公路胎踏实多了;最小离地间隙至少要 180mm 以上,像深蓝 G318 有 200mm 左右,过坑时不容易磕到底盘,而有些轿跑 SUV 只有 150mm,遇到大石块就得绕道。
四驱的 “存在感” 在这儿
刚下过雨的露营地入口,往往是一片烂泥地,或者有个 15 度左右的土坡,这时候才轮到四驱系统发挥作用。但不是所有四驱都管用。实测显示,有些城市 SUV 的适时四驱反应慢,车轮打滑半秒后才介入,容易陷车;而调校得好的四驱(比如本田 CR-V TrailSport 的双电机四驱),能实时给后轮分配动力,后轮最多能拿到 50% 扭矩,湿滑坡路起步稳稳的。两驱车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是完全没辙。提前换雪地 / 泥地模式(很多新车都有),让动力输出更平缓,别猛踩油门,顺着轮胎抓地力慢慢给油,多数小坡都能过。有车主实测,两驱深蓝 G318 靠电机的瞬时扭矩,在泥地起步比某些调校差的四驱车还稳。

接近角和离去角决定 “能不能进”
想把车停在河边搭帐篷?碎石滩入口往往有个 “坎”,车头容易蹭到地面;倒车出来时,车尾又可能磕到凸起,这时候 “接近角” 和 “离去角” 就成了关键。普通城市 SUV 的接近角大多在 20° 左右,遇到稍陡的坡就会 “卡脖子”。但像深蓝 G318 做到了 27° 接近角、31° 离去角,车头能更贴近地面切入斜坡,车尾也能顺利抬起来,比本田 CR-V 这些普通城市 SUV 通过性强不少。不过跟坦克 300 Hi4-T 的 33° 接近角比还是差远了,毕竟后者是硬派越野,城市 SUV 没必要追求极端参数。
如果自家车角度不够,也有小技巧:过坎时让车头斜着切入,单侧车轮先过,减少蹭到保险杠的概率;实在不行就找块木板垫在坡底,增加通过高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