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与Momenta合作Robotaxi 预计2026年运营

2025年9月9日 汽车资讯 12 阅读
2025年9月9日,美国Uber与中国Momenta在同一天、不同时区分别发布英文与中文公告:双方将于2026年在北美指定城市联合运营L4级Robotaxi,首期车队规模1000台,基于沃尔沃SPA-2平台,Momenta提供全栈算法与数据闭环,Uber负责网络、保险与运力撮合。

一、一场“各带嫁妆”的轻资产婚姻

维度 Uber贡献 Momenta贡献 协同效应
车辆 沃尔沃SPA-2(Uber Fleet订单) L4算法+硬件套件 单车成本<6万美元
网络 1.3亿月活用户,全球85国 中国路采+北美仿真 24小时需求-算法闭环
数据 150亿公里真实订单 10亿公里中国高快 中美场景互补
合规 美加TNC牌照+保险池 ASIL-D功能安全+ R157 法规落地加速6个月
一句话:Uber要“司机”降本,Momenta要“场景”出海,双方用轻资产模式跳过“重模式烧钱”深坑。

二、四大核心看点如何落地

2.1 技术路线:Momenta“飞轮”首次海外转起来

硬件:英伟达Orin-X×2+禾赛AT128+6毫米波,算力508 TOPS,全部车规级。
算法:Momenta Flywheel 3.0,感知-预测-规划全栈自研,无图城市NOA已在中国开通35城。
数据:中美双数据中心,中国训练-美国验证,模型迭代周期从两周压缩至48小时。
安全:符合ISO 26262 ASIL-D,新增“北美右转礼让”专项,误刹率<0.1次/100km。

2.2 商业模型:按“里程分成”而非“车辆买断”

收入:单英里收费1.2美元(含保险),与有人网约车持平,Uber抽成28%,低于有人驾驶30%。
成本:去掉了司机分成60%,单车每英里运营成本降至0.45美元,毛利率瞬间拉到38%。
分成:Momenta按“可用里程”向Uber收取技术费0.18美元/英里,Uber保留后续调价权。
规模:2026年先在奥斯汀、菲尼克斯两城试点,单车日均接单25次,预计一年回本。

2.3 合规路径:L4先落地“太阳带”,再北伐“雪地带”

法规:奥斯汀市议会已全票通过《Autonomous Mobility Program 2.0》,取消随车安全员强制要求。
保险:Uber与Liberty Mutual设立5亿美元专项池,单车保额1000万美元,高于加州要求10倍。
数据:满足加州CPPA、德州TNC数据上报标准,行驶数据加密后先存本地,再脱敏上传中国训练。
雪天:Momenta新增“Weather-Adaptive”模块,雨雪场景识别准确率99.1%,2027年才会进入明尼苏达试点。
2.4 数据飞轮:让每一英里都“在中美同时生效”
中美同源:采用统一BEV+Transformer架构,区别只在于交通标志、左转规则等“插件层”。
影子模式:车辆在中国训练后,通过OTA推送至北美,对比中美司机行为差异,实时回传。
仿真闭环:Momenta自建“Digital Twin-US”云端,日仿真1000万公里,覆盖99.9%罕见场景。
标注成本:中国团队完成“粗标注-精标注-质检”,人力成本仅为美国1/3,迭代效率提升50%。

三、Robotaxi江湖的“新三国杀”

3.1 对Uber:甩掉“司机成本”最大包袱

司机分成占Uber收入60%,Robotaxi一旦铺开,Uber可在不涨价前提下把毛利率从8%拉到35%,市值空间瞬间打开。

3.2 对Momenta:中国算法第一次“规模化出海”

与Uber合作意味着Momenta无需在欧美重建“运力网络”,专注算法即可,预计2028年海外里程占比将超30%,成为中国智驾全球化标杆。

3.3 对行业:中美合作模板,轻资产成主流

Waymo、Cruise重资产模式烧钱数百亿,Uber×Momenta证明“网络+算法”轻资产也能玩转L4,预计2027年将出现10+类似组合,全球Robotaxi赛道进入“三国杀”:Uber与Momenta的牵手,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合同,而是一次把“中国算法优势”与“美国网络优势”轻耦合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