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亿“新猛士”诞生 东风84.7亿组建智能越野“新猛士”

2025年9月24日 汽车资讯 11 阅读

9月17日,东风集团甩出一纸公告:四方合资,砸下84.7亿,成立“新猛士”,专啃智能越野这块硬骨头。钱从哪里来、怎么出,比合资公司本身更吸睛——襄阳两家国资一把掏出40亿现金,占股近半;东风系则以厂房、专利、设备等“家当”折价44.7亿,拿下52.8%的控股权。消息一出,圈内笑称:襄阳用真金白银买了张“越野门票”,东风用旧仓库和图纸换来一张“续命卡”。一场各取所需的联姻,被包装成“民族越野崛起”,到底谁在赌明天?

 

襄阳的筹码:把“城投”换成“车城”,现金是退路也是杠杆

 

襄阳太想摆脱“三线基建城市”的标签。过去十年,当地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高铁、高速、高新园区一路狂飙,但回报率却从两位数掉到3%。政府账上趴着大量低息专项债,再投基建收益递减,不如换成股权,押注整车厂——至少能留下产能、税收和就业。40亿现金看似豪赌,其实留了后手:新公司注册地、工厂、供应链全部落在襄阳,国资股东享有优先回购条款,一旦项目放量,土地升值、就业拉动、配套税收能把本金“缝”回来。越野成不了特斯拉,也能成为襄阳的“城投plus”。

东风的筹码:用“无形资产”续命,把折旧一次性变现

 

东风集团账面并不宽裕,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新能源转型又烧光现金流。让它一次性拿出40亿现金,不如“翻翻抽屉”——把猛士品牌、军工级底盘专利、十堰老厂房、甚至一条闲置焊装线,全部评估溢价注入新公司。35.5亿“无形资产+实物”一出,既减轻母公司折旧压力,又把沉睡资产变成控股股权,相当于“清仓式回血”。至于技术是否过时、设备能否兼容激光雷达,留给合资公司慢慢折旧。旧瓶立刻换新钱,东风这波操作堪称“资产负债表美容”。

 

越野的筹码:电动化缝隙里,还有一片“高价自留地”

 

纯电城市SUV已卷成血海,30万以上能站稳脚跟的只有理想、蔚来;但“带大梁、三把锁、续航800”的电动越野,至今没出现真正的爆款。东风算过账:军转民技术打底,把非承载式车身+增程器做成模块化,单车毛利能维持25%以上,远高于家用纯电。新猛士定位“豪华电动越野”,售价直指50万—80万区间,避开比亚迪、长城的主战场,去抢奔驰G、牧马人、卫士的“情绪用户”。市场小?小到足够养活一个品牌就行。坦克300已经证明,越野可以靠情怀溢价,电动化只是把“油费”变成“电费”,让情怀更便宜。

合资仪式再隆重,也改变不了商业的铁律:股东结构只是起点,订单才是生死线。襄阳政府的钱可以修厂房、买设备,甚至补贴首任车主,但无法强制消费者为“电动猛士”买单;东风的技术储备能造出带无人机舱的硬派皮卡,却未必造得出让人“一眼中毒”的智能座舱。84.7亿把舞台搭好,接下来要看:第一,产品能否在2025年前交付,且续航、越野参数不虚标;第二,渠道是沿用东风商用网络,还是自建高端体验中心,服务质量别掉档;第三,品牌故事怎么讲——军工血统是光环也是包袱,既要硬核,又得让城市金领愿意周末开着去露营。

越野车市场从不需要“救世主”,它只奖励把细节做到极致的“偏执狂”。襄阳的现金、东风的老本,可以换到一张决赛门票,却换不来必然胜利。锣鼓声停,沙漠、雪山、无人区会逐一验货,那时才会知道,84.7亿到底砸出一台真猛士,还是又一枚地方财政的“金属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