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深蓝S07定位“科技智能中型SUV” 在设计、技术与驾驶体验上的全面跃升

2025年9月30日 汽车资讯 2 阅读

拿到钥匙前,我习惯性先问价格,当听到“15万元级”时,心里预设的是“够用就好”。然而,第一脚电门下去,车身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推出去,方向盘回馈的阻尼却带着欧系性能车的韧劲——那一刻,我知道深蓝S07想做的不是“性价比”,而是“越级体验”。于是,我把试驾路线从城市环线改到山路,想看看它到底藏了多少底牌。

 

很多车把智能等同于“大屏+语音”,结果开车像逛数码城。S07的策略是“隐身服务”:AR-HUD只在需要时出现,导航箭头直接铺在真实路口,视线零转移;车道保持不抢方向盘,像一位老司机轻扶一把,过弯后自动退出,不跟驾驶员较劲;语音助手屏蔽“关键词误触”,必须先注视摄像头半秒才激活,避免副驾闲聊突然插播“我在呢”。这套逻辑背后,是高通8155芯片+本地化算法模型,算力冗余30%,却刻意不做“炫技”,把科技翻译成“无感”,反而让驾驶节奏更纯粹。

动力:电门有“段落感”,续航不玩虚标。S07提供增程与纯电双版本,我试驾的是215km增程。市区用电、高速用油,逻辑并不新鲜,难得的是“电门刻度”:第一段30%对应纯电温柔输出,第二段30%增程器悄悄介入,后段40%才是全功率爆发,动力递进像自然吸气,避免了电车常见的“撞墙式”加速。返程我刻意把电跑到0,表显剩余油耗5.1L/100km,与官方4.9L几乎一致,在“快乐表”盛行的当下,这份诚实反而稀缺。

 

底盘:15万的价格,30万的质感。下山路上,我连续抛几个高速弯,等待预期中的侧倾与颠簸,结果车身只做了一个“整体横移”,悬挂压缩回弹一次完成,没有多余晃动。秘诀在于后悬用上了铝合金H臂,同价位普遍是铁制三连杆;衬套刚度前软后硬,日常过滤减速带,激烈驾驶又能撑住车尾。更细节的是,电池包与底盘之间加了4毫米缓冲胶垫,过接缝时“嘭”一声被切成两段,高级感瞬间拉满。这种“看不见的部分不省料”,往往是合资车卖到30万才肯给的待遇

隐藏式门把手、主动进气格栅、尾部扩散器,这些元素在15万区间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们真的有用。官方风阻0.258Cd,我夜间用烟流测试,高速时后视镜区域气流被稳稳按在窗沿,A柱风噪低于64分贝,车内正常交谈不用提高音量。设计团队告诉我,他们花了200小时在风洞调整D柱涡流,只为降低0.008Cd,换来WLTC续航增加3公里,看似“锱铢必较”,却让整车造型有了“技术背书”,而不是装饰件的堆砌。

 

回到起点,我重新打量这辆深蓝S07:它没有用“大屏数量”或“激光雷达”来制造噱头,而是把算力、材料、空气动力学这些隐性成本,翻译成“好开、安静、省心”的显性体验。15万元通常只能买到“单项冠军”,它却做到了“六边形战士”,甚至让价格成为最后才想起的惊喜。市场不缺更贵的车,缺的是把50万质感降到15万的人。深蓝S07的野心,是把“进阶”做成“平权”——原来预算有限,也能拥有不妥协的驾驶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