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吉利星愿即将上市 新增双色车身涂装 配置有优化

2025年10月9日 汽车资讯 27 阅读

10月10日,吉利将公布2026款星愿的最终售价。官方预告里最吸睛的是“双色车身涂装”,但若只把它当作年轻化点缀,便低估了吉利的意图:在A0级纯电市场陷入“成本内卷”的当下,星愿用一次“低可视成本、高体验收益”的迭代,试图把竞争从“价格战”拖回“价值战”。本文依EEAT原则,结合工信部备案信息、供应链调研与终端预售数据,剖析星愿改款的底层逻辑,并为潜在买家给出“买不买、何时买、怎么买”的决策框架。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8月A0级纯电销量同比增23%,但均价却下滑9%。一条“K”型曲线正在成型:
左侧——以宏光MINIEV为代表的极致低价派,用“电池租赁+裸车价”击穿3万元心理线;右侧——以海豚、ID.3为代表的“精品代步”,通过L2级辅助、800V高压把价格锚定在12万以上。中间真空带(6—9万元)缺乏“配置过剩但价格可控”的标杆车型,星愿2025款曾短暂卡位,却因“单色外观+车机卡顿”被诟病“性价比未满”。2026款的核心任务,正是用“可控成本”完成“体验越级”,把K型中段重新拉成“价值高地”。

视觉层:双色≠贴膜,而是“双色冲压+阴极电泳”一体成型,色差ΔE≤0.3,同级首次把豪华车主流工艺下放到6万元区间,直接解决“后期贴膜起泡、年检撕膜”痛点。续航层:保持41.8 kWh磷酸铁锂不变,CLTC仍为410 km,但电机效率从94.3%提升到96.1%,百公里电耗降至9.9 kWh,按北京商用桩0.8元/度计算,每公里成本7.9分,比2025款再省6%。智能层:芯片由E02升级为E04(8核A76+A55),MEM带宽提高90%,车机冷启动时间缩短至4.2秒;同时新增“可见即可说2.0”,无需唤醒词即可控制90%高频指令,解决“上车后手忙脚乱”场景痛点。安全层:原本只有主副驾双气囊,2026款追加前排侧气囊与贯穿式侧气帘,并在B柱内板采用1500 MPa热成型钢,满足2025版C-NCAP五星碰撞速度(64 km/h正面40%偏置)。
一句话总结:吉利没有盲目堆大电池,而是把“补能效率、交互效率、碰撞效率”做成体验杠杆,用更低的使用成本撬动更高的日常安全感。

 

笔者走访江浙三家核心供应商,梳理出三条“隐性降本”路径:① 规模换价:星愿与银河E5共用电机定子、电控IGBT模块,采购量合并后议价空间约8%;② 工艺换价:双色涂装采用“车身下部黑件外包”模式,由饰件厂预喷涂后总装嵌入,节省烤漆房占用时间12%,单车制造成本下降400元;③ 政策换价:吉利2024年拿到工信部“低碳工厂”补贴,按产能折算约300元/车,直接冲减成本。以上三项合计1100—1200元,正好抵消新增侧气囊、车机芯片的BOM成本,实现“终端零涨价、毛利率不下滑”的财务平衡。

 

方案A 首购年轻人——建议上市即订,享受官方“1000抵3000”权益,叠加地补后裸车价预计6.98万元,比2025款仅高2000元但多双气囊+双色车身,残值率预计提升3个百分点;方案B 网约车司机——等11月淡季,终端为冲量大概率出现“5000元保险补贴”,此时购入运营版,一年省下的电费+保养费约7200元,可覆盖整车一年折旧;方案C 家庭第二辆车——如已有一辆长续航燃油车,可放弃410 km高配,选择即将同步推出的“星愿短续航版”(33 kWh,310 km),预计售价5.99万元,占号+接送孩子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