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腾势Z9开到市区又扔给山路,我总算看懂它想“撩”谁
“比亚迪+奔驰亲儿子,到底养出啥模样?” 上周腾势Z9到店,我踩着饭点冲过去,里里外外折腾了一整天,市区拥堵、高速飞奔、山路劈弯,一套“社畜+暴走”组合跑下来,心里那本小账本也写得七七八八。今天不堆配置表,只说人话:Z9是不是噱头拉满?到底值不值手里那几十万?
一、第一眼:车长超5米,气场却“收着”
实车比照片内敛,前脸没搞“大嘴吃小孩”,细长灯带+封闭式格栅,远看像“压低眉眼的西装保镖”。侧面溜背从C柱才开始下滑,保证后排脑袋空间,也顺带把风噪关在门外。隐藏门把手弹出那一下“哒哒”带阻尼,细节党狂喜。唯一高调的是22英寸电镀轮毂,停在地库灯光里blingbling,隔壁宝马车主路过都忍不住回头——“这谁家的?”
二、坐进去:前排炫技,后排“耍赖”
开门瞬间,前排三块屏+升降式帝瓦雷音响,仪式感直接拉满,中控还能旋转90度,导航时竖屏刷短视频时横屏,副驾女王一路“哈哈哈”,驾驶位却不会被分心。重点在后排:电动躺椅一键125°,腿托升起那刻,我1米8的个子直接“葛优瘫”,中央扶手带小桌板+冷暖冰箱,夏天冰可乐冬天热奶茶,妥妥的“头等舱耍赖局”。爸妈试完直嘀咕:“这比家里的老沙发还舒服。”
三、开起来:5米2大车,掉头却“一把进”
城市窄路最考验大车,我特意挑了条双向单车道。Z9后轮转向最大角度12°,低速时前后轮反向转,转弯半径直接缩到A级车的5米出头,调头一把就进,后视镜里那排电瓶车还在“卡位”。空气悬架+CDC连续阻尼,过减速带像“摁在棉花上”,回弹干净不余震;高速变道,车身没有开船般的忽悠,侧向支撑给足信心。一句话:开起来不像大车,更像“加高版钢炮”。
四、动力脾气:纯电像“猫”,插混像“豹”
插混版电机+2.0T,系统综合功率近千亿瓦。市区纯电模式,轻踩像大猫踮脚,安静到副驾睡着;深踩kick down,发动机悄悄介入,推背感瞬间把“豹子”放出来,却几乎听不到机噪,只有帝瓦雷模拟的“电子声浪”在耳边打鼓。高速120km/h再踩,动力储备依旧“深不见底”,超车就是“瞄一眼-打灯-过去”,一气呵成。对动力有执念的小伙伴,完全可以把“马力焦虑”扔进垃圾桶。
五、高阶智驾:一键托管,但手别离开方向盘
按下方向盘左侧“小飞行员”键,L2+正式上工。市区堵车,跟车、刹停、再起步,节奏比新手司机还温柔;高速大弯,车辆自己加减速+转向,我只需轻搭方向盘。系统会每30秒提示“手不能离开”,用力晃一下才继续“托管”。个人觉得靠谱程度排第一梯队,但法规红线摆在那,别指望完全睡觉,它更像“替你踩刹车的副驾”,真疲劳时绝对救命。
六、小槽点:没有谁是十全十美
车太宽,机械车位停进去两边只剩手指缝,新手慎入。流媒体后视镜分辨率一般,夜晚后车大灯一照,略晃眼。后排冰箱占了一部分中央通道,中间乘客脚得岔开坐。都是些“能忍”的小毛病,毕竟让5米大车有卡丁车半径,总要付出点代价。
一圈体验下来,腾势Z9想“撩”的,其实是那群“既要又要还要”的实干派:要空间——全家老小不挤不晕;要牌面——接待客户不掉价;要驾驶——自己爽得起;要性价比——钱包不肉疼。它用“奔驰级后排+比亚迪电驱+国产价格”三板斧,把传统豪华D级车和新能源智能车硬生生拼在一起,还给出40万内几乎“满配”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