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岚图泰山、奔驰纯电CLA和比亚迪汉测评,四款高端新能源车打破里程焦虑天花板!

2025年11月10日 汽车测评 11 阅读

如今,随着电池技术、能量管理系统和整车效率的全面提升,高端新能源车的续航表现正迎来质的飞跃,市场上有四款高端新能源车型,凭借卓越的续航能力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小鹏X9超级增程、岚图泰山、奔驰纯电CLA和比亚迪汉长续航版。

 

四款高端车型续航表现

 

小鹏X9

 

小鹏X9超级增程作为小鹏汽车最新推出的“鲲鹏超级增程技术”首款车型,以其1602公里的CLTC综合续航里程引领市场。

这款大七座SUV搭载63.3kWh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与60L油箱,纯电续航也达到452公里。该车支持800V超充技术,充电12分钟可补能70%SOC,有效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型的续航与补能痛点。

 

岚图泰山

 

岚图汽车推出的全尺寸旗舰SUV“泰山”,则以其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和370公里的纯电续航表现抢眼。搭载65度电池和1.5T发动机,该车同样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快充,20%-80%充电仅需12分钟。

 

奔驰纯电CLA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代表,奔驰纯电CLA展示了不同的技术路径。这款基于MMA平台打造的车型CLTC续航达866公里,但在高速环道实测中实现了1071公里的惊人续航,平均能耗仅8.26千瓦时/百公里。

 

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汉DM-i长续航版纯电续航提升至245公里,综合续航达1560公里。而汉EV长续航版的CLTC续航更达到705公里,展示了比亚迪在纯电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续航突破背后的技术支撑

 

这些车型能够实现卓越续航表现,背后是多项核心技术的集中突破。电池技术与能量管理系统的进步是支撑长续航的基础。

 

小鹏X9超级增程搭载的63.3kWh大容量电池,岚图泰山配备的65度电池,以及奔驰纯电CLA采用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整包重量能量密度提升20%),都体现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持续提升。

 

800V高压平台已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技术。小鹏X9超级增程支持5C+800V超充技术;岚图泰山同样搭载800V高压平台+5C超快充;奔驰纯电CLA亦采用800伏电气架构。

 

这不仅大幅缩短充电时间,也优化了整车能源效率。

 

两档变速箱

 

各车企还通过独特的技术创新优化能效。奔驰纯电CLA搭载的电动两挡变速箱是全球首款专为能效设计的电动变速箱,完美平衡加速性能与高速巡航效率。

 

小鹏的“鲲鹏超级增程技术”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型亏电动力弱的问题,亏电状态下仍能保持150km/h高速稳定巡航。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则标配第五代DM技术,搭载动力域控7合1系统,使汉EV长续航版百公里电耗低至10.6kWh。

 

实际续航与测试标准的差距

 

尽管官方续航数据不断攀升,但新能源车实际使用续航与官方标称值的差异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测试普遍采用CLTC标准,这一标准相比旧的NEDC标准更贴近中国实际路况。

 

然而,CLTC测试主要在实验室理想环境下进行,与真实驾驶场景存在不可避免的差距。根据测试数据显示,环境温度对续航影响最为显著。

 

在内蒙古极寒温区,纯电车型续航达成率大多在40%上下,而海南温区则有16台车续航达成率超90%。这意味着同一辆车在不同地区使用,实际续航可能相差一倍以上。

 

驾驶习惯与使用条件同样导致续航波动。高速行驶、空调使用、车载负荷等因素都会加速电量消耗。根据数据显示:夏季空调会使续航减少10%左右,冬季部分车型续航甚至仅为标称值的50%-60%。

 

面对这些问题,第三方测评的价值日益凸显。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平台开展的冬季和夏季续航测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参考数据。

 

理性看待续航与选购建议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理性看待官方续航数据至关重要。续航里程并非越长越好,关键是匹配个人实际需求。

 

对于主要在城市通勤的用户,CLTC纯电续航400公里左右的车型已能满足绝大多数日常需求。如岚图泰山的370公里纯电续航,或小鹏X9超级增程的452公里纯电续航,足以支持一周左右的通勤而不需充电。

 

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则应优先考虑续航表现更扎实的车型,或选择混动/增程方案。奔驰纯电CLA在高环测试中1071公里的实测表现,以及比亚迪汉DM-i长续航版1560公里的综合续航,都能有效缓解长途出行焦虑。

 

补能效率与实际能耗同样值得关注。小鹏X9超级增程充电12分钟可补能70%SOC,岚图泰山20%-80%充电仅需12分钟,奔驰纯电CLA充电10分钟可增加370公里续航,这些高效补能技术极大提升了用车便利性。

 

消费者还需结合所在地区气候条件选择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寿命长,但低温性能相对较差;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抗低温性能好,但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略有妥协。北方用户可能更需关注电池的低温表现。

 

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续航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趋势。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势,满足着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超长续航插混车型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混合动力技术的可能性。吉利银河星舰7实际能达到2000公里的综合续航,比亚迪秦L实际能跑2300公里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潜力可能远超我们当前想象。

 

能效优化将成为下一阶段技术竞争的重点。奔驰纯电CLA实现的8.26千瓦时/百公里的能耗水平,以及比亚迪汉EV长续航版低至10.6千瓦时/百公里的电耗,展示了传统车企在能效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

 

未来,固态电池、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技术有望为续航带来新的突破。梅赛德斯-奔驰已在探索神经形态计算技术,该技术可能将自动驾驶中数据处理所需的能耗减少90%。

 

同时,新型太阳能涂层组件每年可为车辆增加长达14000公里的续航,这些创新技术正在逐步走向实用阶段。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续航焦虑将逐步成为历史。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将不再单纯追求续航数字的最大化,而是更加注重能效、补能效率与整车体验的平衡。

 

从测试数据来看,小鹏X9超级增程在实际使用中,充满一次电即可从广州开到上海;而奔驰纯电CLA在120公里/小时恒定速度测试中仍能保持572公里的续航里程,证明了其续航真实性。

 

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是一场系统性工程,涉及电池技术、能量管理、轻量化设计以及空气动力学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创新。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除了关注官方续航数据外,更应考察车辆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表现,包括低温续航衰减率、高速行驶能耗以及快充效率等关键指标。

 

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才能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新能源车型。

 

数据参考资料:

《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35万元起,综合续航超1600km》 – 腾讯新闻

《岚图泰山亮相,新实力冲击高端豪华SUV市场》 – 新浪财经

《奔驰纯电CLA高环实测数据出炉:续航里程1071公里,能耗8.26千瓦时/百公里》 – 凤凰网科技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上市15.98万元起,插混车型续航翻倍》 – 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