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2025上半年营收增5% 半年净利润达60亿元
- 汽车资讯
- 5天前
- 23热度
8月28日,上汽集团端出 2025 年中期“体检表”:半年入账 2996 亿元,同比微增 5%;净利润 60 亿元,下滑 9%;扣非利润却暴涨 4 倍;经营现金流净额 210 亿元,同比翻了近一番。简单一句话,车卖得多了,钱却没多赚,但手里现金反而更宽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下面用三组关键词拆解。
一、销量:六连涨背后的“结构换仓”
批发 205 万辆,零售 221 万辆,连续六个月同比正增长,上汽重新坐回国内零售第一。
自主品牌贡献 130 万辆,同比增长 21%,占比首次突破六成。这意味着上汽不再单纯依赖大众、通用两大合资“奶牛”,荣威、MG、智己、飞凡自己也能跑。
新能源车卖了 64.6 万辆,增速 40%,高于行业平均。说明上汽在插混、纯电两端的产品开始奏效:从 10 万元级的 MG4 到 40 万元级的智己 L7,形成了“价格阶梯”。

二、利润:增收不增利的三个原因
-
价格战:上半年主流车型普遍官降 5%–15%,单车毛利率被压缩。
-
新能源爬坡:电池原材料价格虽然回落,但新平台、新工厂折旧摊销高,智己、飞凡尚处于投入期。
-
出口汇率:海外销量 49.4 万辆,同比增长仅 1.3%,欧洲市场欧元、英镑贬值,结算利润被吃掉一块。
三、现金流:210 亿元“回血”从哪里来
库存下降:去年底 60 万辆库存,如今已降到 35 万辆,少囤车就是省现金。
零部件结算周期拉长:与宁德时代、博世等核心供应商重新谈判账期,平均延长 15 天,释放近百亿元流动资金。
政府补贴到账:新能源国补、地补集中发放,上半年确认收益 28 亿元。

四、投资者可以关注的三个信号
-
毛利率拐点:三季度多款新车型上市,官方透露定价策略“保利润”,若终端折扣收窄,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
-
海外本地化:欧洲 CKD/SKD 工厂年内落地,预计 2026 年开始规避关税,单车净利可再抬 2–3 个百分点。
-
现金流延续:库存已回到健康区间,下半年若无大规模价格战,经营现金流仍可维持 200 亿元以上水平,为智能电动化“二次投入”留足子弹。
五、普通消费者的三点实用信息
买车窗口:8–9 月传统淡季,上汽旗下多数品牌继续清库,MG4 终端优惠 1.5 万元,荣威 D7 插混综合补贴 2 万元,适合抄底。
售后福利:官方宣布老车主电池健康度免费检测,衰减大于 20% 的电池包可享 7 折换新,活动截至 10 月底。
二手车:新能源三年保值率平均 55%,低于行业 60% 水平,若计划 3 年换车,建议选插混车型,残值更稳。
总之,上汽上半年用“销量换利润”,换来现金流大回血;下半年能否把利润再挣回来,就看自主品牌能否继续提价、海外市场能否放量。对于消费者而言,淡季折扣+老车福利,正是入手或换新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