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2025年半年财报出炉:销量下滑 亏损25亿元
- 汽车资讯
- 2天前
- 14热度
“亏25亿元、毛利率-6.86%”,短短两行数字,把广汽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于准备买车、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以及持有或正准备买入广汽股票的投资者,这份半年报到底透露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拆开来看。
一、数字背后:销量下滑与价格战的双重夹击
上半年,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8%,主力品牌传祺和埃安均未能幸免。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赛道拥挤,双重挤压下,广汽不得不“以价换量”。结果,单车平均售价下调约1.2万元,把本来就薄的毛利直接打成负值,最终录得25亿元亏损。
二、毛利率-6.86%:意味着什么
毛利率是衡量车企“造血能力”的核心指标。0%是盈亏平衡线,-6.86%意味着每卖一辆车,广汽还得倒贴6.86%的成本。对比同行:比亚迪同期毛利率17.8%,理想19.3%,广汽的负值显得格外刺眼。通俗地讲,工厂开一天工,就多亏一天钱。
毛利率是衡量车企“造血能力”的核心指标。0%是盈亏平衡线,-6.86%意味着每卖一辆车,广汽还得倒贴6.86%的成本。对比同行:比亚迪同期毛利率17.8%,理想19.3%,广汽的负值显得格外刺眼。通俗地讲,工厂开一天工,就多亏一天钱。

三、为什么偏偏是广汽
-
燃油车“尾大不掉”:传祺GS8、M8等主力车型仍靠2.0T传统动力,占比超六成,难以享受新能源积分红利。
-
新能源起步不晚,但规模掉队:埃安2023年销量48万辆,2024年只微增至52万辆,被同期翻番的深蓝、极氪迅速逼近。
-
供应链议价权弱:芯片、电池外采比例高,成本端刚性支出无法同步下滑。
四、广汽的三张“自救牌”
面对寒冬,广汽并未坐以待毙。半年报发布后,集团紧急出台三条对策,时间窗口锁定2025下半年至2026年。
-
产品“瘦身”+技术聚焦
砍掉年销量低于5,000辆的7款边缘车型,集中资源打造3款走量新能源SUV。 自研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一季度量产上车,能量密度提升30%,成本下降20%,为毛利率转正提供“安全垫”。 -
渠道改革:直营+经销“双轨制”
广汽新能源计划年底前将直营门店从120家扩至300家,直接掌握定价权;传统经销商则转型交付与售后中心,减少中间折扣,预计可提升单车毛利1.5个百分点。 -
出海“补缺口”
2025下半年,埃安将登陆泰国、巴西建厂,规划年产能各10万辆。利用当地CKD组装关税优惠,单车净利有望提升4,000元。集团内部测算,若海外年销突破15万辆,即可覆盖国内亏损的三分之一。

五、对消费者的实用建议
-
购车:若钟情传祺燃油车型,不妨再观望三个月。四季度清库存时,终端优惠或将再放大5,000–8,000元;若考虑埃安,可优先选择搭载新一代弹匣电池的新款AION V Plus,续航与安全同步升级。
-
投资:短线看,半年报利空已部分释放,股价处于近三年低位;中线需紧盯两大节点——10月新车型订单数据、12月泰国工厂投产仪式。若订单超预期或海外产能爬坡顺利,基本面有望提前筑底。
汽车行业的洗牌往往以“年”为单位,广汽的25亿元亏损更像一记警钟,而非终局。产品聚焦、渠道重塑、出海造血,三条线能否跑通,将决定这家老牌车企能否在2026年重返盈利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