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安CS55 PLUS开下山 瞬间懂了为什么还有人“死心塌地”买油车

2025年9月12日 汽车资讯 26 阅读

“都2025了,怎么还有人买油车?”这句话我大概一天能看八百遍。现在还买油车到底图个啥,原来不是大家不想换赛道,而是有些需求,油车现阶段真无解。今天这篇,零充值、纯体验,给你盘一盘“油车最后的倔强”到底香在哪。

 

一、堵车那一脚:蠕行不晕、空调不怂,社畜的命它懂

 

早高峰我专挑最堵的解放路,电车最怕的“一步一刹”在这却成油车主场:1.5T+7DCT调得极跟脚,轻点就走,重踩就停,没有电机拖拽感,后排同事睡得呼噜连天。更惊喜的是空调:32℃外温+暴晒,风量三档,压缩机不抢动力,出风口依旧“冻头”。电车车主常吐槽“堵一小时掉电20%”,在这儿完全不存在,油箱52L,表显续航700+,空调随便造,心里一点不慌。

二、山道那一劈:转速指针跳舞,才知道“驾驶”俩字咋写

 

手动切S挡,转速瞬间飙到4000,发动机声浪像小鼓槌敲耳膜,方向盘阻尼随速增益,回正力自然,这不是性能车,却让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人车沟通”。电车提速确实快,但“一脚到底”后只有“嗡嗡”电流,像打游戏开外挂;而CS55 PLUS每次降挡、补油、出弯,都能让我提前半秒找到节奏,这份“预判”的参与感,是油车留给驾驶者的最后彩蛋。

 

三、后排那一瘫:爸妈坐得直,才是真金白银

 

CS55 PLUS后排靠背两段可调,最大角度快半躺,长途腰不空;地台接近纯平,中间乘客不用“骑马”;再加上全景天窗+遮阳帘,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晒脖子”。总结就是“电车我也坐过,就是有点晕。”对长辈而言,无拖拽、无动能回收的“线性”才是硬需求,他们可不会为“零百”鼓掌,只求不晕车、腰不疼、窗不晒——油车百年积淀的“舒适惯性”,还真不是多几块大屏就能替代。

四、钱包那一哆嗦:一次加满三百块,能跑一个月

 

很多人算账“电车每公里几分钱”,却选择性忽略“买车价+保险+电池衰减”。CS55 PLUS落地11万出头,首保免费,小保四百块,大保七百块;汽油加满不到三百,我这一周通勤+郊游,表显还能剩两格。朋友同款电车,车价贵3万,保险贵2千,五年后电池折损估两万,一里一外,油车居然“更便宜”。对预算十万出头、想“一车开十年”的普通家庭,这笔账再现实不过。

 

五、情怀那一页:油箱是“自由”,备胎是“安全感”

 

回程路上,朋友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为啥非买油车?”他指了指后备厢——全尺寸备胎+随车工具静静躺着。“电车大多补胎液+气泵,真扎大口子你就只能等拖车了。” “油箱在,我就敢说走就走;续航牌上700,是真700,不随温度打折。”那一刻,我懂了:对很多“里程就是饭碗”的人,油车不是落后,是“确定性”本身。

 

试驾完,把车洗好还回去,加油站顺手加了两百块,机器“嘀”一声,交易完成——没有充电桩排队、没有低温掉电、没有“先规划再出发”的焦虑。我忽然明白,所谓“油车党”并不是拒绝新技术,而是在当下,还想要一份“说走就走”的任性、“转速表跳舞”的参与感、“爸妈不晕”的体贴、“钱包不滴血”的踏实。

电车终会进化,续航、补能、价格统统到位那天,油车也许会自然退场。但在充电桩还没铺满每条乡道、电池成本还没打到白菜价之前,像长安CS55 PLUS这样“好开、好坐、好养”的油车,依旧是一大批普通人“最靠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