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港股IPO在即 将于9月17日开簿招股

2025年9月16日 汽车资讯 17 阅读

9月17日,香港中环交易广场,奇瑞汽车IPO开簿的钟声即将敲响。1400亿港元估值、15至20亿美元募资规模、港交所今年以来最大车企IPO……这些数字像聚光灯,把“理工男”奇瑞第一次推到国际资本的舞台中央。但这场IPO的意义,远不止“圈钱”,那个曾经只会埋头造发动机的“技术宅”,如今要抬头讲故事、伸手拿筹码、抬脚出海了。

 

一、1400亿港元:贵不贵,要看“故事”够不够大

 

1400亿港元,相当于把奇瑞过去30年攒下的“技术家底”一次性打包上市。贵不贵?要看它讲的是什么故事。技术故事:从“地球梦”到“鲲鹏”,奇瑞把发动机热效率推到48%,把混动系统做到4L/100km,把增程系统做到1420km综合续航;出海故事:每3辆出口的中国乘用车,就有1辆是奇瑞,墨西哥、沙特、俄罗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CHERY”LOGO;资本故事:IPO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募资15至20亿美元,一半用于研发,一半用于出海,把“技术”变成“筹码”,把“出海”变成“出圈”。

二、港股IPO:不是“圈钱”,是“出海”

 

奇瑞为何偏偏选港股?不是A股不好,而是港股更“国际”。它的资金国际,港股投资者更熟悉“全球车企”逻辑,愿意给“出海故事”更高估值;它的品牌国际,港股上市,等于在全球资本市场打广告,让“CHERY”LOGO出现在国际金融头条;并购更国际,港股募资,便于未来海外并购、技术合作、品牌输出,把“技术”变成“筹码”,把“出海”变成“出圈”。

 

三、募资用途:不是“烧钱”,是“买未来”

 

15至20亿美元募资,不是“烧钱”,是“买未来”。一半用于研发,把48%热效率发动机、4L/100km混动系统、1420km增程系统,继续推向极致;一半用于出海,把墨西哥、沙特、俄罗斯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欧洲、南美、东南亚,把“CHERY”LOGO贴满全球。

四、行业“信号”:从“内卷”到“出海”

 

奇瑞港股IPO,不是“孤例”,是“信号”。对于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纷纷“出海”找增量;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纷纷“出海”找故事;供应链比如电池、电机、芯片,纷纷“出海”找市场。奇瑞港股IPO,是“出海信号”,把“内卷”变成“外卷”,把“中国故事”变成“全球故事”。

 

奇瑞港股IPO,没有“颠覆式创新”,也没有“百万宣传”,却让人十分期待:当“技术宅”遇见“国际资本”,当“中国故事”遇见“全球舞台”,我们能否在“1400亿港元”里,买到自己的“全球梦”?9月17日的开簿,只是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