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宣布电动化转型战略调整 下一代 718将仅推出纯电动版本”

2025年9月30日 汽车资讯 2 阅读

一周前,保时捷总部悄悄把PPT改了:下一代718 Boxster/Cayman栏里,原本孤零零的“BEV”后面,多出一个细小的“& ICE”。英文世界只用三个字母,却让中国车迷翻译成四个字——“内燃机留了”。群里瞬间炸锅:“电动先锋也吃回头草?”别急,先听发动机声浪里的潜台词:跑车不是通勤车,它卖的不是公里,是心跳。当监管、市场、情怀三根弦同时绷紧,“变卦”有时比“一条道走到黑”更像理性。

 

先把时间拨回2018年,Mission E Cross Turismo概念车惊艳日内瓦,保时捷宣布718将ALL IN电动,舆论一片叫好。可现实数据冷酷:2023年欧洲纯电跑车份额只占细分市场3.2%,Taycan虽有8万辆战绩,其中60%买家选购的是“带发动机声浪模拟”的豪华配置;美国加州,718车主平均年龄34岁,82%住在郊区,通勤100km以上,冬季最低-5℃,热泵嗷嗷叫也抵不住续航焦虑;中国高端玩家把718当“大玩具”,下赛道、跑山、轰隧道,电动机能瞬间扭矩满格,但电池热衰减两圈就“掉功率”,声浪还要靠音响“假唱”。总之,纯电很香,但“香”不等于“心跳”。

根据目前透露的技术路线,下一代718将基于PPE电动平台+改良版MQB横置模块“双轨”:电动版800V、100kWh电池、后桥双速变速箱,目标纽北7分30秒,直接对标Model S Plaid圈速;内燃机版2.5T水平对置四缸+48V轻混,欧7排放,马力430hp,但整备质量比同款电动轻180kg,赛道热衰减更低。电动负责“政策积分”,燃油负责“情绪积分”。前者进城区免限行,后者下赛道免“里程焦虑”,两套性格,同一副面孔,让用户用钱包投票,而非让政策一刀切除。

 

为什么法拉利迟迟不纯电?为什么科尔维特E-Ray还要塞一台V8?因为跑车卖的是“感官溢价”:声音水平对置机因曲轴角度特殊,排气声浪带“拳击”节拍,被车迷戏称“心跳同步器”;换挡手动挡718的“咔哒”吸入感,是电竞方向盘无法模拟的物理愉悦;嗅觉冷启动时的高辛烷值汽油味,对玩家是“香水”,对回忆是“钥匙”。这些“非数据”体验,很难用电机“复制粘贴”。保时捷留一手内燃机,等于留住了“感官溢价”的版权页,也留住了品牌故事的“声轨”。

欧盟2035禁售燃油车,但留了e-fuel后门;中国双积分逐年收紧,但对横置小排量混动仍有政策倾斜。保时捷并行策略,恰好踩在“政策缓冲带”:电动版攻城略地,拿积分、进市区、抢头条;燃油版深耕赛道,卖情怀、赚利润、续声浪;两台车共享悬挂、电子架构、车身模具,研发成本摊薄,碳排放却能在财报里“平均”掉。换言之,这不是“电动化倒退”,而是“碳中和过渡期”的跑车生存术:让技术的归技术,情绪的归情绪,两边都不耽误。

 

电动车浪潮汹涌,但跑车市场用销量提醒:不是所有车都要变成“静音舱”。保时捷718的“变卦”像一次及时的提醒——电动化是方向,却不是单选题;情怀可以暂时被压制,却无法被删除。当监管、技术与商业三权博弈, smartest move往往不是“All in”,而是“留一手”。毕竟,潮流会转向,声浪会消散,但人类对心跳的渴望,永远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