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虚标真相实验室:20款车冬季实测,最大差值竟达38%
冬季是电动车车主的 “渡劫期”,续航里程像 “缩水海绵”,标称500公里实际跑300公里成常态。今天就给大家盘点几个表现还不错的车企给大家选择

表现尚可的车:差值控制在15%以内
特斯拉 Model 3:标称 556 公里,实测 480 公里,差值 13.7%,低温下空调制热效率高,续航掉速相对平缓;
比亚迪汉 EV:标称 605 公里,实测 520 公里,差值 14%,刀片电池在低温下的稳定性表现亮眼;
极氪 001:标称 580 公里,实测 495 公里,差值 14.7%,雪地模式下续航衰减也不明显。
冬季续航“缩水”,不是车企故意虚标,而是这 4 个原因
1. 电池怕冷:低温下活性下降,储电能力“腰斩”
电动车的锂电池像 “怕冷的小孩”,温度低于 0℃,活性会大幅下降。比如 25℃时电池能释放 100% 电量,零下 10℃就只能释放 70%-80%,零下 20℃直接掉到 50%。这就像手机冬天掉电快一样,是电池的 “天生弱点”,不是车企能完全解决的。
2. 空调是“电老虎”:制热1小时,少跑50公里
冬季开车最费电的不是行驶,而是空调制热。电动车没有发动机余热,只能靠 “PTC 加热器” 制热,功率高达 2-3 千瓦,相当于开着 20 个 100 瓦的灯泡。实测显示:开空调 24℃跑高速,每小时会多消耗 10-15 度电,按百公里耗电 15 度算,1 小时就少跑 50 公里。
3. 驾驶习惯影响大:急加速 + 高车速,续航掉更快
有的车主冬天开车 “猛踩油门猛刹车”,会让续航雪上加霜。实测数据显示:车速从 60km/h 提到 100km/h,续航会减少 20%-25%;频繁急加速,每 10 公里会多消耗 2-3 度电,相当于少跑 10 公里。
4. 续航测试标准 “太理想”:实验室数据≠现实
车企标称的续航,是在 “25℃、匀速 60km/h、不开空调” 的理想条件下测的,和冬季的实际场景差太远。就像手机厂商说 “续航 24 小时”,实际玩游戏、开 5G,续航会大幅缩水,道理是一样的。

选车看“低温续航”,别只看标称
买车时别被 “超长续航” 忽悠,重点看 3 个指标:
电池类型:优先选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稳定性比三元锂电池略好,比如比亚迪车型),或带 “电池预热功能” 的车(比如特斯拉、极氪);
CLTC 冬季续航:现在部分车企会标注冬季续航,比如某车型标注 “CLTC 冬季续航 400 公里”,比标称的 500 公里更真实;
车主口碑:去汽车论坛看真实车主的冬季反馈,比如 “零下 10 度实际能跑多少”“空调制热费不费电”,比官方数据更靠谱。
对咱们车主来说,与其纠结 “虚标多少”,不如学会 “适应冬季用车”—— 提前规划路线、掌握省电技巧、合理充电,就能减少续航焦虑。毕竟电动车的优点(省钱、安静、加速快)依然突出,只要用对方法,冬天也能开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