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销量和不断降价闪了眼 比亚迪的杀手锏从来都只是“它”
- 新能源
- 16天前
- 31热度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是极为独特的存在。燃油车时代它默默无闻,转战新能源赛道后却一路狂飙,销量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攀升,如今在国内市场销量断档领先,还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而且,它是国内少有的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且毫无保留的车企,走出了破釜沉舟之路。
很多人关注比亚迪,常聚焦于其销量增长与价格下降的因果关系。过去几年,比亚迪销量持续上扬,2024年超400万辆,2025年预计达450 - 500万辆。与此同时,其新能源汽车购买门槛不断降低,带动国内新能源整体降价,成为蚕食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主力。
有人觉得比亚迪销量好是靠降价,甚至认为其降价要么偷工减料,要么牺牲利润,不少车企高管也持此观点。但这种逻辑站不住脚,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消费者能看到各种抨击,却仍选择比亚迪,说明销量增长并非靠偷工减料。而且,比亚迪一季度毛利率超20%,居国内车企首位,这表明它降价的同时还能盈利。
比亚迪不断降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电池。比亚迪本就是做电池起家,曾是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的电池供应商,如今仍是众多大牌手机厂商的供应商之一。长期深耕电池行业,让它在汽车、手机、两轮/三轮电动车电池领域表现出色。
几年前,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给用户吃下安全定心丸。在中低端车型上,磷酸铁锂电池衰减慢、续航保持能力强,刀片电池的成功带动了比亚迪纯电和插混车型共同发展。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唐L EV、汉L EV两款纯电车型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000kW,充电5分钟补能400公里,这是刀片电池的史诗级技术突破,证明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潜力与比亚迪的技术实力。
电池技术迭代只是其一,关键在于比亚迪自己掌控电池研发生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比亚迪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能迅速传导到车辆成本上。比亚迪拥有自有供应链和海量产销量摊销成本,电池方面的持续技术进步,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也是其不断突破的基石,对消费者购买欲影响巨大,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