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翼昆仑iHD长续航版汽车将于9月26日上市 纯电续航达到201公里

2025年9月22日 汽车资讯 31 阅读

纯电续航201公里,放在2024年,听着像A0级代步车的数据,却被凯翼昆仑iHD贴在了中型SUV身上。没有铺天盖地的千公里海报,也没有“充电五分钟”的豪言,凯翼把发布会主题写成一句话,“够用电,就用电”。9月26日上市的长续航版,看似保守,实则把插混市场的“算盘”翻了个面,与其堆大电池背重壳,不如让发动机回归“充电宝”角色,把成本、重量、油耗一并打回原形。

业内默认插混纯电续航“过百即及格”,凯翼却一口气把甜点拉到200+。背后的账很好算:中国城市日均通勤38公里,201公里意味着周一到周五可完全纯电,周末远途再让燃油兜底。更关键的是“小电池哲学”:同价位车型普遍30kWh起步,昆仑iHD只带24kWh,重量减80kg,成本降1万+,换来整车前后配重51:49,过弯少一分笨重,多一分灵动。轻了,能耗自然低——官方馈电油耗4.8L/100km,比同级大电池对手低0.5-0.7L。201公里不是技术天花板,而是“轻量+实用”的黄金分割点。

 

昆仑iHD没有采用“封闭式前脸”那种一眼电车脸,而是用参数化格栅内置主动开闭,高速自动合拢降低风阻;充电时格栅叶片翻转,露出隐藏式快充口,仪式感拉满。车侧一条“地平线”灯带,在解锁时会以脉冲形式显示电量,像给车主一根“能量进度条”。车内没有“大屏堆砌”,12.3英寸悬浮中控屏+10.25英寸仪表,配合高通8155,开机速度3.5秒,语音唤醒“小翼”可连续执行20条指令,一句“我冷了”即可同时关车窗、升空调、开座椅加热,把“电感体验”藏在细节里。

昆仑iHD采用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2%,但设定极其“克制”:电池电量>15%,发动机绝不介入;电量<10%,增程模式悄然上线,发动机只负责发电,转速锁在最高效区间,NVH比同级并联式插混低3分贝。电机总功率150kW,相当于2.0T低功,却能在0-60km/h做出3.9秒成绩——城市通勤80%工况用电,发动机成了“隐形奶妈”,车主得到的是纯电车的加速+混动车的续航,却不用承担大电池的溢价和重量税。

 

凯翼把价格埋到15万级,201公里续航+中型SUV尺寸+8155车机,比同级大电池插混便宜2万。成本省下来的,是“下沉市场”的门票:县城用户买一辆,纯电跑乡镇集市,馈电跑长途探亲;限牌城市用户买一辆,直接绿牌,免购置税+每天38公里纯电通勤,一年省下的油钱够给孩子报兴趣班。昆仑iHD用“小电池”把插混门槛拉低,让“用电自由”不再是白领专属,也成为小镇青年的“第一辆绿牌车”。

凯翼没有跟风“1000公里俱乐部”,而是反其道而行,用201公里续航+高效增程,把电池成本、车身重量、油耗曲线一并打薄,让“够用”成为“最好用”。在电池价格仍像过山车、公共充电桩仍要排队的当下,这种“反向操作”反而更贴近真实生活,工作日纯电、周末混动,轻载电池、重载体验,价格亲民、油耗友好。9月26日上市,昆仑iHD或许无法让技术 headlines 炸裂,省钱又省油的绿色通勤,谁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