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硬刚”罗永浩 一场600万年费换来的公关车祸

2025年9月24日 汽车资讯 10 阅读

“我们不怕罗永浩。”——这句本该出现在电影里的台词,被华与华创始人华杉亲自发在了朋友圈。配图是自家PPT,红底白字,杀气腾腾。三小时后,罗永浩还没回应,网友先冲上来把华与华骂成了“公关教材级反面案例”。一天后,华杉删帖、道歉、关评论,600万年费的“超级符号”公司,亲手给自己画了一个巨大的“×”。花钱买的是声量,结果买到的是耳光,这一幕比任何脱口秀都精彩。

战场选错:跟罗永浩比“嘴”,相当于跟林丹比跳绳

 

华与华的底层逻辑是“超级符号+超级口号”,擅长把品牌压成一枚图钉,钉进消费者脑海。但社交舆论场不是超市货架,它拼的不是钉得多深,而是拔得多快。罗永浩的“主业”就是当众说话,从新东方课堂到直播带货,他靠“解释”把债还清,靠“回怼”把流量续命。华杉选了一个对方最擅长的维度开战,等于把拳击台当象棋盘,还没出招就输了半条命。

 

情绪踩雷:替客户吹牛可以,替自己吹牛就翻车

 

华与华PPT里把“罗永浩蹭我们创意”当勋章,本意是秀肌肉,结果踩中了公众最大的雷区——“占便宜还卖乖”。网友瞬间代入“乙方拿甲方案例吹牛”的场景,情绪被点燃:原来600万买来的是“被当成素材”的权利?品牌咨询行业最忌讳“把客户当奖杯”,华杉却亲手把奖杯举过头顶,告诉大家“看,这是我割的韭菜”。客户还没吭声,路人先替他们尴尬。

道歉姿势不对:删帖、关评、甩锅“小编”,三连击让信任清零

 

危机公关第一条:伤口要先自己撕开,再贴创可贴。华杉却选了最老套的“减法”——删帖、关评、甩锅“团队操作失误”。网友眼睛雪亮:朋友圈那张图明明是你本人坐在会议室拍的,PPT字体都是华与华御用模板,甩给“小编”未免太侮辱智商。删帖是认怂,关评是逃避,甩锅是 dishonorable(不体面)的三重奏,600万买来的“战略顾问”人设,一天之内碎成渣。

 

行业共振:咨询业的“皇帝新衣”被扯下

 

这件事最致命的副作用,是让甲方们开始反问:如果连自己的危机都处理不了,凭什么替我定战略?华与华过去二十年用“超级符号”包装了无数品牌,从蜜雪冰城到海底捞,成功案例被写进行业教科书。但教科书没写后续:蜜雪冰城今天的价格战、海底捞的翻台率下滑,那些曾被视为魔法棒的符号,似乎挡不住周期。华与华的“硬刚”让甲方突然意识到:咨询公司卖的不是护身符,而是一张可能随时反噬的纹身贴。

华杉在道歉信里写“我们会复盘”,但网友更关心的是:下一次提案会上,他们会不会把这次翻车也做成案例,告诉客户“看,我们连自己的热点都能制造”?品牌的尽头不是符号,而是信任;咨询的尽头不是方法论,而是自知。华与华用一天时间证明:会画超级符号,不一定握得住超级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