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日产天籁发布外观图 新款命名为天籁PLUS 将在四季度正式上市
中级车市场如今是“血海”二字:凯美瑞换新前脸、雅阁直降4万、迈腾甩出1.4T,连比亚迪汉也举着“油电同价”火把冲进来。就在这片刀光剑影里,日产悄悄把新款天籁摆上了申报目录——名字直接加码:天籁PLUS。加长14毫米、新前脸、新内饰,两套动力,四季度上市。六年前,它靠“移动大沙发”一战成名;六年后,它想靠一次中期改款“PLUS”重返牌桌。问题是,消费者还愿意为一句舒适情怀买单吗?
从官图看,天籁PLU S把现款的镀铬横条一股脑黑化,中网格栅做成断层式蜂窝,两侧进气口像被刀片刻出折线,日行灯也换成匕首状。一句话:以前穿西装的天籁,现在换上了机能风夹克。日产的算盘不难猜——凯美瑞走年轻运动路线后,销量回血明显,天籁也要“抄作业”。可中级车的“年轻”有临界点:太素,老用户嫌干瘪;太花,又担心不稳重。PLUS这次把“V”字加大到几乎占满车头,辨识度确实高了,却也容易让人想起“改装店样板”。颜值能否变销量,得看实车气场压不压得住镜头。
现款天籁被吐槽最多的,是“七年前的轩逸既视感”:小屏、物理键密密麻麻、木纹塑料老气横秋。PLUS直接把仪表升到12.3英寸悬浮屏,中控也换成横贯式出风口,电子挡杆小巧得不像日产。官方话术是“简约科技”,说人话:终于追上大众ID.系列的审美。可惜,屏幕黑边依旧感人,车机是否用上高通8155尚未公布。若还是老款Carlady卡成PPT,再美的UI也救不了体验。内饰年轻化的核心不是“大屏”,而是“跟手”,希望日产这次别只在表面贴钢化膜。
14毫米,半根手指长,理论上肉眼难辨。但天籁把增量全部给了后排膝部,配合原本就傲人的“零重力座椅”,意图很明显:继续强化“大沙发”标签。在凯美瑞、雅阁纷纷把座椅改成偏硬运动的当下,日产反其道而行——你们卷操控,我卷护腰。对于每天通勤两小时、腰龄四十岁的打工人,“软”反而成了稀缺卖点。PLUS还加入座椅通风/按摩下放至中配,表面看是堆配置,深层是把“舒适”从口号做成体验,让“日产沙发”继续占领用户心智。
2.0L自吸依旧主打省油、平顺,适合“佛系”公司和网约车;真正的牌面是2.0T VC-Turbo,压缩比可在8:1到14:1之间智能切换,既能在市区当“经济男”,也能在高速秒变“暴脾气”。数据不赘述,一句话:同价位唯一可变压缩比涡轮机,技术光环还在。但日产得面对尴尬现实——同级对手1.5T当道,油耗更低、税费更少,PLUS的2.0T虽强,却得吃95号细粮,钱包敏感的消费者未必买账。若能把2.0T门槛打到22万内,才能称真香。
现款天籁优惠后已跌到15万区间,仍被凯美瑞压一头。PLUS若想“上市即爆款”,预售必须给出诚意:2.0L入门17万出头,2.0T主力20万冒头,再把L2驾驶、座椅通风全系标配,才配和汉、雅阁坐一桌。否则,技术再炫,也抵不过终端一句“优惠三万再谈”。中级车市场早就不是“技术说话”,而是“钱包投票”。
天籁PLUS的官图发布后,有人嘲它“只改了个寂寞”,也有人赞“终于年轻了一回”。在我看来,它更像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把铠甲擦得锃亮,重新站上擂台。V-Motion X前脸、14毫米加长、VC-Turbo 2.0T,都是日产亮出的新兵器;但真正的胜负手,是价格、是体验、是能否让“大沙发”从情怀变成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