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量王到转型者,一部合资车企的辛酸史
当年的“国民神车”,为啥卖的这么火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十几年前悦达起亚有多火。2010年代初,刚工作的年轻人想买辆靠谱的合资车,预算10万左右,起亚K2几乎是绕不开的选择——皮实耐造,保养一次才300多块,市区油耗百公里才6个油。那时候的婚礼车队,常有一排白色K5整齐驶过,溜背造型、虎啸式前脸,比同价位的日系车更有设计感,让不少车主觉得“有面儿”。

老杨就是2017年买的K5,“当时对比了雅阁和凯美瑞,K5配置更实在,全景天窗、座椅加热都有,价格却便宜3万多”。更让他省心的是品质,开了8年除了换过轮胎和刹车片,发动机从来没出过大问题,现在跑高速还能稳稳当当开到120码。在那个合资车还在“减配”的年代,悦达起亚靠着“高性价比+皮实”的标签,成了无数家庭的第一辆合资车。
巅峰时期的悦达起亚,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细分市场:10万级家轿有K3撑场面,月销常年破万;20万级中型车K5是“颜值担当”;SUV市场智跑更是爆款,2016年单月销量一度突破2万辆。那时候的4S店销售小李回忆:“最忙的时候一天接20多组客户,吃饭都得扒两口就跑,根本不愁卖。”
外部环境剧变
2017年萨德事件成转折点,韩系车销量断崖式下滑。更严峻的是,自主品牌在此时快速崛起:吉利博越、长安CS75等车型在品质和价格上形成夹击。当国产车用上智能网联系统时,起亚还在主打“性价比”;当新能源浪潮来袭,起亚的电动化布局慢了一拍。有经销商回忆:“2019年时,展厅客户最少一天只有3组。”
电动化布局加速
2023年成为转折点,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EV6获得良好口碑,EV5以15.98万元起售价切入主流市场。盐城工厂转型为全球新能源车生产基地,开始向欧洲出口电动车。CVVD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技术,实现燃油车油耗突破,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达到一线水平。三电系统提供7年15万公里质保。

不过,悦达起亚的“翻盘”之路并不容易。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合资车垄断”时代,新能源市场有比亚迪、特斯拉领跑,燃油车市场有自主品牌挤压,悦达起亚想要重新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多“硬实力”。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它的辅助驾驶功能还不如新势力品牌全面;在品牌认知上,很多年轻消费者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但它也有独特的优势——庞大的老车主群体。据了解,悦达起亚在国内累计拥有超过600万车主,这些车主对品牌的品质有认知,只要产品够好,很容易“复购”。就像老杨说的:“如果起亚的新能源车型再成熟一点,我下次换车肯定优先考虑,毕竟这么多年老品牌了,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