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紧凑型新能源SUV权威指南:中汽测评CCRT推荐车型全解读
随着CCRT测评体系升级,选购一辆靠谱的紧凑型新能源SUV不再仅凭感觉,而是有了科学依据。
近日,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简称“中汽测评”)发布了最新一批车型评价结果,其中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针对紧凑型新能源SUV的测评尤为引人关注。
随着市场销量与产品热度不断提升,紧凑型新能源SUV凭借售价亲民、空间利用效率高、智能化配置普及迅速等优势,已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力量。本次CCRT从30款主流车型中筛选出10款推荐车型,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权威参考。

测评体系升级:CCRT如何评价紧凑型新能源SUV
CCRT测评体系始终聚焦中国场景及用户需求,多维解读汽车性能。最新修订的C-ICAP(2024年版修订版) 新增了城市领航辅助项目测试评价,着重强化对“城区典型场景、复杂环境下场景、交规符合性”的测试。
这一修订将有力推动辅助驾驶技术从“高速领航”阶段向“城市全场景可靠应用”阶段迈进。
同时,C-GCAP(2024年版修订版)立足中国不同季节气候特征,模拟高温暴晒、低温浸置、春秋变温等真实用车场景,从“座舱热舒适调节效率、座舱热舒适自适应保持”两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
这一改进有效填补了行业在座椅舱热舒适性评价方面的空白。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安全评价专项规程(1.0版)则精准聚焦用户高度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电池安全、高压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六大核心问题,确立了19项评价指标。
这一规程为行业电安全技术发展划定了清晰方向,树立起权威标杆。
明星车型解析:综合性能领先的推荐车型
1.宋PLUS新能源
宋PLUS新能源凭借其均衡的性能表现,成为紧凑型新能源SUV市场的热门选择。该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3.58-18.08万元,提供纯电和插电混动两种动力系统。
车型搭载DiPilot 100辅助驾驶系统与DiLink 100车机系统,并配备540度全景影像,极大提升了驾驶便利性和安全性。
空间方面,宋PLUS新能源车身尺寸为4785/4775mm(长)、1890mm(宽)、1660/1670mm(高),轴距达2765mm,为乘客提供了宽敞的乘坐空间。
动力系统方面,其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永磁同步单电机前置布局,电动机总功率达150/160kW,扭矩为310/260/330N·m,保证了充沛的动力输出。
2. 星越L
星越L以14.77-17.97万元的定价,展现了吉利在紧凑型SUV领域的技术实力。该车搭载2.0T发动机,配备540度全景影像和AR-HUD等高科技配置,提供了越级的驾乘体验。
星越L的车身尺寸为4755/4700mm(长)、1895mm(宽)、1689mm(高),轴距为2445mm,虽然轴距相对较短,但通过优化的空间设计,仍能提供舒适的乘坐空间。
L2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使星越L成为注重品质的消费者的理想选择。
3. 宋Pro新能源
作为性价比之选,宋Pro新能源以10.28-13.28万元的亲民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完整的新能源体验。该车型搭载比亚迪DM-i混动系统,配DiPilot 100辅助驾驶与540度全景影像,驾乘舒适性表现出色。
车身尺寸方面,宋Pro新能源长4735mm,宽1860mm,高1710mm,轴距达2712mm,为家庭用户提供了宽敞的乘坐和储物空间。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永磁同步单电机前置布局,电动机总功率120kW,扭矩210N·m,在保证动力的同时,也兼顾了燃油经济性。
特色车型亮点: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1. 零跑B10
零跑B10以9.98-14.98万元的价格区间,成为性价比极高的选择。该车采用后置后驱单电机布局,电动机总功率为160/132kW,总扭矩240/175N·m,搭配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为67.1/56.2kWh。
零跑B10还配备了Leapmotor Pilot辅助驾驶系统,车身尺寸适中(长4515mm,宽1885mm,轴距2735mm),为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提供了良好选择。
2. 海狮05EV
海狮05EV定价11.78-13.78万元,定位时尚实用纯电SUV。该车同样采用后置后驱设计,电动机总功率140/160kW,扭矩330N·m,搭配磷酸铁锂电池,容量50.05/60.9kWh,续航达430-520km。
车身尺寸为4520mm(长)、1860mm(宽)、1630mm(高),轴距2720mm,搭载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适合城市通勤用户。
3. 传统品牌转型代表
RAV4荣放(16.98-23.88万元)作为传统品牌转型代表,配备Toyota Safety Sense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多种动力选择,车内舒适,空间实用,适合追求可靠、实用的家庭用户。
本田CR-V(18.59-26.39万元)则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合两种选择,标配主动降噪、Honda SENSING等系统,驾乘舒适,是家庭出行的稳妥选择。
选购指南: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车型
明确用车场景与预算
选购紧凑型新能源SUV时,消费者应首先明确自己的主要用车场景和预算范围。如果日常通勤距离较长,且充电便利,纯电动车型可能是更经济的选择。
若经常长途出行或充电不便,插电混动或油电混合车型更为合适。预算方面,10万元左右可重点关注宋Pro新能源;13-18万元区间可选择最为丰富,包括宋PLUS新能源、星越L等主流车型;18万元以上则可考虑RAV4荣放、本田CR-V等传统品牌成熟车型。
关注核心技术与售后服务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三大领域。消费者应关注车辆的电池类型(如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同时了解电机的功率和扭矩参数。
售后服务同样不可忽视,包括质保政策(如比亚迪提供的六年或15万公里质保)、电池保修期限以及充电桩安装政策等。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考量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选购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主流车型均已配备L2级驾驶辅助系统,如比亚迪的DiPilot、丰田的TSS、本田的Honda SENSING等。
消费者在选购时,可重点关注是否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核心功能,以及360度全景影像或540度全景影像等实用配置。
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紧凑型新能源SUV市场正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从动力类型看,纯电动、插电混动、油电混合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智能化配置普及迅速,从高端车型向主流车型快速渗透。
能效提升是另一明显趋势。随着技术进步,紧凑型新能源SUV的百公里电耗持续优化,如吉利几何C的百公里电耗为12.4kWh,宋PLUS EV为12.6kWh,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未来,随着C-ICAP城市领航辅助测试的实施,辅助驾驶技术将加速从“高速领航”向“城市全场景可靠应用”迈进。
消费者将能享受到更安全、更便捷的驾驶体验。
同时,随着C-GCAP座舱热舒适性评价的引入,汽车制造商将更加注重车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舒适性表现,推动整车品质全面提升。
在选择紧凑型新能源SUV时,消费者可结合CCRT推荐车型列表,根据自己的预算、用车场景和对新技术接受程度,做出理性选择。无论是追求科技的宋PLUS新能源,注重性价比的零跑B10,还是稳妥可靠的本田CR-V,都能在当下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终选购时,建议消费者亲自试驾,切身体验车辆性能与智能系统,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出行生活。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中汽测评2025首秀!热门车型成绩出炉,新规有这些变化》[EB/OL]. 2025-07-28
太平洋汽车.《紧凑型suv销售榜排行2025》[EB/OL].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