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营收狂飙亏损翻倍,上半年净亏损11.93亿美元

9月3日,极星(Polestar)交出了2025 年半年报:营收 14.23 亿美元,同比大涨 56.5%;净亏损却扩大至 11.93 亿美元,毛利率甚至跌至 -49.4%。一句话---车越卖越多,钱越烧越快。对于正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投资者,乃至准备跳槽的员工,这张财报到底该读成“危机”还是“转机”?下面这篇文章把关键信息拆给你。
一、数字背后:销量爬坡撞上“三座大山”
  1. 规模初现
    上半年极星全球交付量约 5.5 万辆,主力车型 Polestar 2 和新款 Polestar 4 在欧洲、北美市场同步放量,带动营收增长。
  2. 亏损主因
    7.39 亿美元非现金减值:老款 Polestar 2 库存、旧平台模具一次性计提;
    原材料涨价:高镍电池、碳化硅功率模块成本上升 15%;
    渠道扩张:全球新增 120 家门店、800+ 充电桩,前期投入一次性计入。
  3. 现金流警报
    现金头寸 7.19 亿美元,仅够维持 12-15 个月运营。极星 CFO 在电话会上坦言:“若无新增融资,2026 年将面临流动性压力。”
二、消费者视角:现在买极星,到底图什么
  1. 价格下探
    国内 Polestar 2 单电机标准续航版终端价已跌破 20 万元,比特斯拉 Model 3 后驱便宜 2 万左右;
    欧洲市场 Polestar 4 享受 5,000 欧元政府补贴,落地价与宝马 iX1 持平。
  2. 配置亮点
    800V 架构:20 分钟补能 10%-80%;
    原生安卓 Automotive OS,谷歌全家桶无阉割;
    欧洲五星安全 + 终身 OTA,软硬件迭代节奏快于传统豪华品牌。
  3. 风险提醒
    保值率:二手市场 Polestar 2 一年残值约 65%,低于特斯拉 Model 3(75%);
    售后网点:国内 60 座城市覆盖,三四线城市需寄回省会维修。
三、投资者与员工:下一步的“救命稻草”
  1. 融资
    母公司吉利已承诺 5 亿美元过桥贷款,沃尔沃追加 3 亿美元授信,预计 Q4 到账;
    同时极星正在与中东主权基金洽谈 10 亿美元战略投资,若成行可延长现金流至 2027 年。
  2. 降本
    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签订 2026-2028 年电池长单,成本锁定下降 12%;
    新平台 PMA2+ 零部件通用率 70%,预计单车制造成本降低 3000 美元。
  3. 新产品
    2026 年推出 Polestar 5 四门 GT,定位对标保时捷 Taycan,WLTP 续航 600 km;
    2027 年 Polestar 7 纯电 SUV,基于 PMA2+ 打造,主攻中美欧三大市场。
四、总结
极星现在的处境像一辆电量 20% 的电动车:跑得快,但也必须尽快找到下一个充电桩。对消费者而言,20 万级就能买到 800V+原生谷歌车机的北欧设计,是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抄底;对资本市场来说,能否在 12 个月内完成新一轮融资和新平台落地,将决定这个品牌是成为“北欧特斯拉”还是“下一个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