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称有买就有卖 称也感谢过去17年的投资、帮助和陪伴
9月21日,外媒一句“伯克希尔已清仓比亚迪”激起满屏惊叹号。3890%的涨幅、38亿美金的盈利、17年的长跑……数字很性感,却抵不过一张截图:李云飞把巴菲特和芒格的照片并排发在微博,配文只有一句“有买就有卖,感谢陪伴”。没有哀怨,没有挽留,更像一位老友把客人送到电梯口,挥手笑说“下次路过再喝茶”。投资圈的分手仪式,往往比牵手更见格局;股神关灯离场,比亚迪却选择把光留在自己身上,这本身就是成年世界的浪漫。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刚倒下,全球股市哀嚎遍野。巴菲特裹着棉袄飞到香港,以每股8港币的价格,大手笔吃进2.25亿股比亚迪,占股10%。那时候,比亚迪F3还在为摆脱“山寨花冠”的标签而努力,电动车概念更像PPT里的愿景。华尔街记者阴阳怪气:“老爷子晚节不保,跑去买中国电池厂?”芒格却一句话怼回去:“我宁可错过波音,也不想错过王传福。”今天再看,那笔18亿港币的“小赌注”峰值时价值约780亿,足以买下半个底特律。伯克希尔年化回报超过25%,比亚迪也借这笔“信任票”打开海外融资通道,一路从深圳蛇口的小厂房,狂奔到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股神的“榨菜”罐头,被时间酿成了满汉全席,双方早已吃得满嘴流油,散席时自然云淡风轻。
外界最爱阴谋论:中美关系、产能过剩、价格战……其实答案藏在伯克希尔自己的账本里。2021年以后,比亚迪市占率登顶,毛利率却从28%掉到18%,股价提前透支了未来五年的成长;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再工业化、AI基建、日股新高,遍地都是“估值洼地”。对巴菲特而言,资金有机会成本,他向来把“高估值的赢家”换“低估值的珍珠”,何况他已94岁,投资久期天然缩短。清仓不是唱空,更像老头儿把利润锁进保险箱,留足子弹给下一局德州扑克。至于“政治风险”,不过是一层附赠的烟雾弹,老爷子从不因 headlines 卖股票,却因 valuations 频频挥手。
李云飞说“感谢”,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第一次蜕变是信用背书——2008年的那口“仙气”,让银行、供应商、地方政府同时按下绿灯,比亚迪从此告别“小厂”身份;第二次蜕变是治理升级——为了配得上巴菲特的“金招牌”,公司花三年重做账簿、请四大会计师、按季度开英文电话会,把草根民企练成“准跨国巨头”;第三次蜕变是品牌出海——“股神概念股”标签,让唐EV在伦敦街头的每一次亮相,都被外媒自动解读为“特斯拉对手来了”,省下的广告费以十亿计。如今比亚迪全球销量已不需要谁站台,港股+A股双重流动性也足够承接国际资本,自然可以微笑目送老股东远行。成年人的体面,就是我把你送上出租车,还能顺手帮你关好车门。
巴菲特清仓当晚,比亚迪港股低开3%,尾盘却翻红,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没有股神托底,比亚迪依旧站得住。投资的长河里,再长的共同航行也终有一别;重要的是,船已经升级成航母,船长也练就了看罗盘的本事。17年,伯克希尔把一份信任放大成38亿美金,比亚迪把一次雪中送炭熬成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双方都把对方写进了各自的商业教科书。如今股神挥挥手,带走满舱收益;比亚迪挥挥手,收获一身肌肉。故事最好的结局,不是“白头偕老”,而是“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