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8“降价”背后 锁单量超过预期 新款ES8定价比二代毛利更高
9月20日晚,杭州奥体中心灯光刚暗,李斌用一句“欢迎回家”把NIO Day提前到秋季。舞台中央,第三代ES8从地台缓缓升起,40.68万元的售价比预售价再低一万,现场掌声雷动。可真正的彩蛋藏在第二天,萧山机场那家熟悉的会议室里,斌哥语速飞快:“锁单超预期,产能年底拉满4万,12月冲1.5万。”话音未落,他要赶12点的航班去北京交付新车。那一刻,我猛然发现,蔚来终于学会把“flag”拆成“to do list”,不再用情怀垫脚,而是直接踩着油门奔向盈利红线。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降价”,条件反射地皱眉:又要赔本赚吆喝?斌哥却笑着甩出一句“毛利更好”。秘诀藏在三个“隐形减法”里。第一刀砍在电池包结构——新一代ES8把96度三元包做成“双层三明治”结构,散热板从铝挤出件换成冲压铝板,零件数降18%,重量轻了11公斤,单包成本省下3200元;第二刀砍在芯片自研量——蔚来自研的AD芯片“杨戬”正式进入规模上车期,一颗替代原来三颗Mobileye EyeQ5,采购成本直接腰斩,还顺带把算力冗余留给明年的城区NOP;第三刀最狠,砍在“交付节奏”——过去蔚来习惯先推高配Edition版再慢慢下放配置,导致早期产能被复杂订单拖垮,现在直接把80%产能锁给“标准+舒享”两档,规模效应摊薄了边际成本。李斌说:“我们不再用毛选配养工厂,而是用工厂倒推选配。”一句话,把“豪华”从堆料拉回效率,毛利率自然水涨船高。
媒体追问锁单量,斌哥只肯给“超预期”三个字,却遮不住眼角的笑意。我私下问了一位杭州预订车主,他的理由很简单:“老ES8二手还能卖28万,新款只贵12万,却多了155度电池、四座按摩和AR眼镜,怎么算都值。”蔚来最狡猾的打法,是把“残值”写进消费者的心智账簿。过去二手车商一听电车就摇头,如今蔚来官方二手车平台给出三年60%回购价,相当于给新车贴了“隐形期权”。价格锚点被牢牢钉住,用户才敢在没有任何试驾的情况下刷卡锁单。再加上NIO Day首次放在秋季,正好撞上“金九银十”的换车高峰,情绪与季节同频,订单不爆才怪。李斌悄悄把“超预期”翻译成人话:不是市场突然爱上ES8,而是蔚来终于学会用“保值”替用户兜底。
月销1.5万辆对ES8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把大型纯电SUV这条原本月销三千的细分市场,直接扩容五倍。斌哥敢喊出口,是因为合肥二期工厂在8月完成了“三班倒”验证,车身车间原本15秒的节拍被压到11秒,单班日产能从320台提到430台。更关键的是,蔚来把“柔性工位”玩出了花——同一条产线可在轿车、SUV、MPV之间无缝切换,ES8订单暴涨时,能把ET7的产能临时腾挪20%给SUV,而不用像过去那样“一条线吊死一款车”。工人私下调侃:“以前斌哥来工厂是打气,现在是掐表。”12月冲1.5万,不是吹牛,是给产线戴上了“秒表”。
采访结束,李斌背着双肩包小跑赶飞机,背影比四年前瘦了一圈。那一年,他说“蔚来离破产只差一步”,如今却能笑着谈毛利、谈产能、谈锁单。ES8的降价不是“以价换量”的老剧本,而是把技术红利、规模红利、残值红利一次性打包,做成一套“系统盈利模型”。当毛利不再靠选配堆料,当销量不再靠情怀续命,蔚来终于摸到制造业最朴素的底线:用效率换利润,用规模换生存。月销1.5万只是数字,背后是一条被重新拧紧的供应链、一颗自研芯片的量产落地、一座工厂秒表级的节拍。盈利不是终点,而是发令枪枪响之后,真正的长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