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调整电动化战略 将延长内燃机车型生命周期 暂停电车生产计划

2025年9月23日 汽车资讯 13 阅读

保时捷宣布纯电新车暂停投产,下一代Macan EV、纯电718被按下“慢放键”;同时,燃油与混动产线重新点火,2025年盈利预期大幅下调。消息一出,圈内比生产线还安静:连最会赚钱的豪华品牌都“反悔”,是不是意味着纯电赛道出现“急转弯”?可别忘了,这家靠911“吸粉”80年的公司,曾在资本市场高呼“2025年纯电占比过半”。如今亲手撕掉剧本,不是拍脑门,而是把残酷的市场真相甩到桌面上:高端电动车,并非高端利润的保险箱。

 

去年Taycan全球交付4.1万辆,同比增长11%,却换来单车利润缩水两成。电池成本、高电压平台、碳化硅电机,像三座“沉默的矿山”,把单车毛利一块块挖走。更难受的是“价格战火烧豪车”:特斯拉Model S Plaid售价百万出头,却能0-100km/h跑进2.1秒;国产极氪001 FR、仰望U9把“三秒俱乐部”门槛拉到50万级。消费者开始理直气壮地问:“凭什么你保时捷纯电就要贵一倍?”当性能溢价被电驱“平权”,品牌溢价就成了“可选项”。卖一辆亏一辆的买卖,保时捷不愿做,也做不起。

暂停纯电,不是放弃电动化,而是把“时间差”换成“技术差”。Macan EV已跳票两次,官方坦言“软件架构仍达不到保时捷标准”;纯电718更棘手,中置电池包与低坐姿“打架”,续航与操控必须二选一。与其赶鸭子上架,不如让燃油/混动产线继续“造血”,给工程师更多昼夜里程去打磨800V高压、固态电池、整车OS。别忘了,911的利润率仍高达50%,它每多卖一年,就能为纯电平台“输血”一年。在“下一代技术成熟”与“当下现金流”之间,保时捷选择“用慢制快”。让燃油顶一顶,等电技术真正“配得上”车标,再一击即中。

 

宏观经济寒意传导到高端消费:欧美高净值人群换车周期从3年延至5年,中国富裕阶层开始“买少但买精”。纯电超跑固然炫,但二手残值像“跳楼机”。三年腰斩的Taycan比比皆是;相比之下,混动卡宴转手价依旧坚挺。保时捷敏锐捕捉到“过渡需求”:买家既要电动驾驶的新鲜感,又不愿承担纯电贬值的“富人税”。于是,卡宴E-Hybrid、Panamera PHEV订单排到明年,而纯电版本却库存高企。“暂停纯电、加码混动”,不是技术倒退,是精准匹配“富人也在过紧日子”的新现实。

大幅下调2025年盈利预期,股价却意外翻红。华尔街解读为“诚实比画饼更值钱”。此前,大众、通用、福特轮番为电动化“交学费”,市场早已厌倦“PPT式盈利”。保时捷干脆自揭伤疤:短期利润承压,但会把省下的研发费砸向“下一代固态电池+整车软件”,目标是把纯电单车毛利率拉回燃油水平。这份“保守的激进”,让投资人看到管理层的克制与清醒:不再用销量KPI绑架技术,而是让利润说话。毕竟,能赚钱的技术,才有未来。

 

保时捷这一脚“电刹车”,踩痛了谁的神经?它告诉行业:电动化不是宗教,不能靠信仰充值;高端也不是护身符,无法永远免疫价格战。当“性能平权”让电机变得廉价,“品牌故事”必须靠真正的技术差异与利润健康来续写。暂停,不是退缩,而是让纯电从“营销口号”回归“商业本质”,先能赚钱,再谈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