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称通用要把顶级增程打入16万级 至境L7要重新树立B级车标准

2025年9月29日 汽车资讯 11 阅读

“以后别问我油耗,问我今晚充不充电。”这是卢晓在至境 L7 发布会后,留在后台的一句话。没有 PPT 里常见的“全球首发”“宇宙第一”,他把话筒往桌上一放,补了一句狠的:“16 万级,我要把顶级增程打进去,让 B 级车重新量一次身高。”一句话,把市场最敏感的两条神经同时掐住:价格神经、级别神经。B 级车江湖十年,门槛被合资焊死在 18 万,动力、空间、配置像三级台阶,差一万砍一刀。今天有人把“增程+空悬+后排大沙发”一次性塞进 16 万,相当于把台阶直接铺成斜坡——合资的梯子还怎么摆?

 

先别急着喊“价格屠夫”。卢晓的逻辑不是降价,是“降维”。他看中的不是便宜,而是“便宜感”背后的技术冗余。至境 L7 的 1.5T 增程器热效率 44.2%,电驱系统最高效率 96%,馈电油耗 4.9 L——三项数据单独拎出来都不算炸裂,但合在一起,就把“增程=过渡技术”的老印象给掀了。过去买增程是妥协,现在买增程是“花 16 万,买到 3.0T 的安静”。

 

安静值多少钱?我上周在苏州环太湖试车,120 km/h 车内 62 分贝,比 56E 低 3 分贝。别小看这 3 分贝,人耳感知响度差一倍。为了这 3 分贝,至境在轮拱里塞了 5 公斤聚酯吸音棉,成本 320 元,16 万的车舍得下本,合资 30 万都未必愿意。卢晓说:“堆料不高级,把料堆在看不见的地方才高级。”一句话,把“性价比”这个词拆成两块——性能归性能,体验归体验。

更狠的是空间。B 级车轴距 2 米 9 是道线,至境 L7 直接干到 3 米 05,后排膝部 980 mm。现场 1 米 85 的摄像大哥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一拳多,他当场掏出手机给老婆发语音:“咱家那辆途观可以卖了。”空间不是数字游戏,是家庭话语权——谁坐后排谁掌握遥控器。卢晓把遥控器从副驾老板座抢到后排儿童安全座椅,这是对中国家庭最赤裸裸的讨好。

 

当然,你也可以挑刺:底盘不是全铝、激光雷达只有一颗、零百 6.5 秒不算炸裂。但卢晓提前把“短板”自己说了:“16 万,你要全铝车身就去买 Model S,要 3 秒破百就去买极氪 001,我给的只是‘无焦虑的 3.0T 体验’。”一句话堵住键盘侠——他不是不会做,只是在这个价位把“长板”做到最长,把“短板”留到下一次升级。手机圈叫“刀法”,汽车圈叫“产品节奏”。

 

真正让对手难受的是,至境 L7 把“保值率”这张最后的护身符也给撕了。卢晓公布三年 6 折回购,等于告诉市场:别算残值,我提前兜底。过去买合资 B 级车,算的是“开五年还能卖十万”,现在至境把残值风险打包进官方合同,相当于把“金融属性”注入产品,让买车变成买理财。合资经销商听完,估计得连夜改 PPT。

有人问我:至境 L7 会不会像某些新势力,交付即巅峰?我反问:你知道卢晓上一款车至境 S6 交付一年后 OTA 了多少次吗? 17 次,新增 42 项功能,连座椅通风都通过软件重新标定。传统车企把“改款”留到第二年,新势力把“改款”推成一晚的更新包。卢晓最狡猾的是,他用软件把“16 万”做成一个入口,而不是终点。今天卖的是增程,明年推纯电,后年上高压平台,同一副骨架,三年三次重生——这才是让对手睡不着的地方:你不是在和一辆车竞争,是在和一条会自己长大的产品蛇竞争。

 

16 万不再是“丐版”起点,而是“顶配”入口;增程不再是过渡,而是“3.0T 的平替”;中国品牌不再是性价比,而是“体验价比”。至境 L7 会不会成爆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从今晚开始,合资 B 级车定价部的 Excel 表,得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