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优先利润让路:领克07 EM-P把“高智能”写进品牌基因

2025年10月9日 汽车资讯 19 阅读

9月25日,全新领克07 EM-P上市,三款配置限时价13.98万元起。副总经理穆军一句“安全比短期利润更重要”,为这场发布会定下基调,也回答了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智驾“开城”与“降价”并行的当下,领克如何选型技术路线、如何定价、又如何说服用户?

 

技术选型:把“开城”速度降下来,把安全冗余提上去

 

07 EM-P采用“视觉+高精地图+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全系标配L2+级智驾,支持高速NOA与记忆泊车。与部分品牌“去激光雷达”降本策略不同,领克在高配车型保留1颗96线激光雷达,并搭载2颗Orin-X芯片,算力508 TOPS,目的并非炫技,而是为城市NOA预留硬件余量。穆军表示,激光雷达在雨雾、逆光场景对静态异形物识别准确率提升28%,“冗余即安全”。

 

定价逻辑:13.98万不是“亏本卖”,而是“安全普及”

 

官方限时价比预售低1.6万元,被视作“价格屠刀”。拆解成本可见:1.5T四缸+P1+P3插混系统与21.2 kWh电池占BOM约45%,通过规模化采购与平台共线摊薄;激光雷达+Orin-X占成本8%,但由集团统一采购,议价空间提升12%;同时砍掉HUD、按摩座椅等非核心配置,把预算留给智驾与安全。结论:降价不等于减配,而是把“安全溢价”转回企业端,形成“用户得利-品牌得分”双赢。

用户价值:高智能≠炫技,而是“可验证的安全”

 

领克提出“3+1安全验证体系”:3万公里公共道路、300万公里仿真、30天极端气候,外加1次权威第三方审核。车辆出厂即上传脱敏数据至云端,每季度OTA一次,形成“验证-迭代-再验证”闭环。穆军坦言,“让用户为看得见的安全买单,比炫技更能建立长期信任”。

 

行业镜像:利润与安全的天平该怎么调

 

当下部分品牌为冲销量砍掉毫米波雷达、用单目视觉跑城市NOA,事故率上升反噬品牌。领克反其道而行:把安全做成“标配”,利润后置,通过规模与服务回收成本。依据“微笑曲线”理论,前端研发与后端服务才是高利润区,07 EM-P把“高智能”标签前置,既赚取品牌溢价,也为未来软件订阅、数据服务铺路。

 

用户决策:三款配置怎么选

 

预算≤14万,选13.98万标准版,L2+智驾+插混已够用,激光雷达可后期OTA解锁;预算15-16万选激光雷达版,高速NOA+记忆泊车一次到位,比同级高阶智驾便宜约1.2万;置换用户:叠加6000元置换补贴+5年免费保养,首年用车成本比同级燃油车低约3200元。

长期展望:安全标签的复利效应

 

穆军透露,07 EM-P城市NOA将在2025年Q2推送,按“月订阅498元、年订阅4980元”计费,预期软件毛利率>60%,足以覆盖硬件成本下降空间。安全一旦成为品牌资产,既可溢价,也能订阅——这才是“利润比短期降价更重要”的商业底色。

 

在智驾“开城”竞赛里,领克选择慢半步,把安全写进硬件、验证与OTA全周期,再用限时价降低体验门槛。对用户而言,13.98万买到的不仅是插混SUV,更是一张“高智能安全”入场券;对行业而言,利润后置、信任前置,或许才是技术普惠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