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小米汽车秘密研发增程技术

2025年10月16日 汽车资讯 29 阅读

一、从纯电到增程:小米为啥突然 “改主意” 了?​

 

“小米不是只做纯电吗?怎么偷偷搞起增程了?” 前阵子雷军带队在昆仑山测试增程 SUV 的照片曝光后,不少米粉都犯了嘀咕。毕竟小米 SU7 作为纯电轿车刚卖得红火,单月交付破万,怎么突然盯上了曾被调侃 “脱裤子放屁” 的增程技术?​答案藏在咱们普通人的用车痛点里。有位开 SU7 的朋友吐槽:“市区代步充电挺方便,可一到国庆回老家,高速服务区全是排队充电的车,45 分钟的等待时间能把人逼疯。” 这正是纯电车绕不开的 “续航焦虑”—— 而增程车 “可油可电” 的特性,刚好踩中了这个痛点。​

 

对小米来说,这更是笔 “划算买卖”。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比纯电车少 60%-70%,能直接降低锂资源依赖和成本压力。要知道小米汽车现在卖一辆 SU7 还得赔 6 万多,增程车型能通过缩减电池成本,更快走出亏损泥潭。加上 2024 年增程市场销量暴涨 127%,理想、问界靠这技术赚得盆满钵满,雷军显然不想错过这块肥肉。​

更关键的是 “市场互补”。SU7 主打年轻科技党,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用户更想要大空间、长续航的 SUV。小米曝光的增程 SUV 车长超 5.2 米,还有六座版本,刚好能填补产品线空白,把家庭用户也圈进来。​

 

二、技术没玩虚的:实测 1000 公里,油耗比理想还低​

 

不少人担心小米是 “半路出家”,增程技术不如老玩家。但最近流出的双车实测数据,让这种顾虑少了大半。有媒体拿小米代号 “昆仑” 的增程 SUV 和理想 L9 跑了 1000 公里高速,结果出人意料:小米综合油耗 6.2L/100km,比理想低 1.5L,1000 公里油费能省 120 块,一年开两万公里就能省出 2000 多。​

 

这背后藏着小米的 “技术小心思”。首先是增程器够高效,小米自研的 1.5T 四缸机热效率达到 44.5%,接近奇瑞的顶尖水平,1 升油能发 3.7 度电,比理想的 3.09 度更划算。而且它在高速巡航时,增程器会直接帮着驱动车轮,不像理想那样全程靠电驱,减少了能量损耗。​
连极端环境都考虑到了。这次雷军带队去昆仑山,就是测试海拔 4500 米的低温启动和续航衰减。小米增程器采用双冗余热管理设计,-30℃低温下冷启动只要 8 秒,电池加热效率还提升了 60%,冬季续航衰减能减少 15%—— 这对北方用户来说简直是刚需。​

 

智能驾驶更是小米的强项。这款增程 SUV 车顶装了激光雷达,搭配双 Orin-X 芯片,高速 NOA 功能交付就能用,城市 NOA 后续也能通过 OTA 升级。要知道理想 L9 的智驾硬件都没这么齐全,小米这是把手机领域的 “堆料传统” 搬到了车上。

着足以看到雷军对汽车下了很功夫。从SU7颠覆轿跑市场,到YU7站稳SUV阵营,小米的造车逻辑从未失手。如今,YU9带着“首款增程”、“大型SUV”的标签杀入红海,面临新的挑战。德意志银行的研报指出,小米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大型D级混动SUV。从YU9的定位与参数来看,基本吻合这一规划。目前,小米汽车凭借SU7与YU7已经成功打开市场,2025年9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台,创下新高。作为小米的“第三张牌”,YU9不仅将填补品牌在混动领域的空白,也有望助力小米完善“纯电+增程”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