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召开 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9月24日 汽车资讯 11 阅读

“二手商用车还能搞论坛?” 接到邀请时,不止一位卡友在群里发出灵魂疑问。9月19日,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在湖北十堰开幕,同期举办的“二手商用车产业发展论坛”却意外抢镜:会场门口停着一排纯电重卡、氢能轻卡,车门上贴着“已售”标签,买家来自新疆、福建、广东,像逛车展一样逛“旧车”。曾经被视为“低买高卖”的二手商用车,第一次有了学术味、科技味,甚至金融味。它不再是“货车坟场”的代名词,而是被重新编码为“循环资产”。十堰这场论坛,把行业遮遮掩掩的“后半生”端上了台面。

 

从“收废铁”到“管资产”:一句话把估值模型推翻

 

会上,流通协会秘书长给出新定义:“二手商用车=运输设备+储能单元+数据载体。”一句话把估值模型从“斤两”变成“算力”。过去,一辆三年龄牵引车只能按“废钢价+发动机残值”砍价;如今,电池容量、电机健康度、运营里程、碳减排量都能折现。现场案例:一台2022年换电重卡,电池衰减仅8%,配套电池银行合约还有5年,估值比同款燃油车高11万元。买家惊呼:“原来残值最高的是电池,不是铁。”

 

从“作坊”到“链主”:官方认证让黄牛慌了

 

论坛发布《二手商用车认证标准3.0》,把259项检测缩减为“30项关键指标”,一键生成电子体检报告,区块链存证,全国流通平台可查。意味着:车商不用再“听老师傅敲两下”,买家也不用“带个老驾驶员趴底盘”。标准一出,传统黄牛最先坐不住——信息透明=差价消失。现场一位做了15年中介的老哥感慨:“以后拼的不是嘴皮子,是数据解读能力。”

从“线下赌”到“线上拍”:直播拍卖让车轱辘转出钱

 

下午分会场,一场“直播拍”直接把气氛推向高潮:一辆21年国六冷藏车,起拍价42万,15分钟竞价73次,最终以49.6万成交,溢价18%。屏幕那端,157位车商在手机上“点点戳戳”,像拍球鞋一样拍卡车。平台负责人介绍,每辆车附带“电池健康曲线、月均里程、剩余碳配额”,等于给了买家“第二只眼”。线上化不仅提速,还把交易半径从300公里拉到3000公里,西北的车源也能被东南买家秒走。

 

从“卖铁”到“卖服务”:电池银行、运力订阅、数据金融来了

 

动力电池是二手新能源商用车的主角,也是痛点。论坛首次提出“电池银行+运力订阅”模式:买家只买车壳,电池按月租赁,容量衰减由银行兜底;若车辆停运,电池可反向售电给电网,预计年收益1.2万元。一句话,让“贬值最大头”变成“现金流资产”。此外,数据金融也开始试水——运营里程、能耗、碳减排量打包成“绿色数据包”,银行据此发放低息贷款,利率比传统按揭低1.5个百分点。车还没转手,钱先“到账”了。

 

从“灰色”到“绿色”:碳账本让旧车也能吃“政策饭”

 

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在论坛透露,二手新能源商用车运营里程可折算为“自愿减排量”,1万公里约等于1吨CO₂e,当前挂牌价65元/吨。看似小钱,但对年跑10万公里的物流车队,就是每台车每年650元的“睡后收入”。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旧车残值表上要多一条“碳资产”行项目。绿色,不再只是新车标签,也成了二手车的新卖点。

一天的论坛结束,十堰山城的夜风带着汽油味,也带着“数据味”。二手商用车不再是“低买高卖”的草莽江湖,而是一条涵盖检测、认证、拍卖、金融、碳资产的“循环产业链”。当电池可以拆下来继续储能、当里程可以卖碳赚钱、当黄牛的口水战被区块链报告取代,行业的天花板被瞬间抬高。